别让爱车“中暑”!汽车指数详解新能源车夏季用车安全

  • 2025-08-06 15:01:56
  • 发布者:管理员
  • 分类:智能安全科普

炎炎夏日,高温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系统与充电安全带来更多挑战。为帮助广大车主科学用车、安心度夏,中国汽研汽车指数专家聚焦夏季新能源用车的电池安全问题,给大家带来以下用车建议。

高温防护:守护电池安全生命线

高温环境下新能源车辆热失控风险相对增加。尽管锂电池均经过严格高温测试,日常使用安全可靠,但仍需车主强化以下防护意识:

①关注散热系统: 确保车辆散热装置有效运作,避免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停放。

②温和驾驶习惯: 高温天气下散热效率降低,建议控制车速、避免连续高速爬坡、适度调节空调温度,以降低电池负荷。

③规避极端充电: 高温会加大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压力,尤其在快充或露天高温环境充电时。建议避开正午等高温峰值时段,优先选择阴凉区域或采用慢充方式。

④异常情况处置: 如仪表盘提示温度过高无法驾驶,务必立即停车,人员远离车辆,静置观察至少15分钟后再行处理。若车辆主动限制动力输出,切勿强行驾驶,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机构。

科学充电:规避高温与涉水风险

夏季充电安全尤为重要,对此汽车指数建议:

①优先慢充:无论季节,频繁快充均不利于电池长期健康。

②选择适宜时段与环境:避开正午高温时段,选择早晨或傍晚温度较低时充电。车辆经长时间暴晒后电池温度较高,此时立即充电会增加散热负担,应先移至阴凉处,待电池温度降低后再进行充电。

③关注涉水充电安全:针对夏季频发的雨水天气,涉水充电安全不容忽视。中国汽研汽车指数在今年7月首次对外发布的《中国新能源汽车安全专项测评》,构建了覆盖驾驶安全、电池安全、充放电安全、应急安全四大维度的评价体系。在“充放电安全”维度中,增加了淋雨充电及放电安全测试工况, 模拟雨天充电的应用场景,系统性评估车辆在此类条件下的电气安全与防水性能表现。汽车指数提醒车主,雨天充电务必高度关注环境安全,留意充电设施及接口状态。

长途规划:未雨绸缪保畅行

夏季长途出行,周全的充电规划是保障行程顺利的关键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①提前规划路线:详细了解沿途充电设施的分布情况,优先选择充电桩配套完善的站点。

②合理规划行程与电量: 根据车辆实际续航能力规划单次行驶距离,在电量较低时及时补充,预留充足的电量冗余,避免长期处于低电量状态运行。

③选择可靠充电设施:优先选用信誉良好的运营商提供的、且通过CQC/CCC认证的充电桩,确保充电效率与安全。

高温是新能源汽车安全的重要验。谨记避免暴晒、科学充电、合理规划三大守则,是保障夏日安心出行的关键。中国汽研汽车指数将持续依托科学的测评体系与方法,深入关注新能源汽车安全,致力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,让消费者出行更安心。

0.019870s